探秘甲状腺结节高发背后的“元凶”
一、甲状腺结节现状惊人
甲状腺结节的现状确实令人震惊。如今,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触诊发现一般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 3%-7%;而高清晰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达 20%-70%。这意味着每 10 个成人里约有 2 至 7 人患有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在不同检查方法中的表现不同,如触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区域内扪及的肿块;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为局灶性回声异常的区域。
随着目前甲状腺超声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多。甲状腺结节指的是甲状腺腺体之内的肿块,为甲状腺疾病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而且甲状腺结节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于体检,或经颈部超声、CT、MRI、PET-CT 等检查时无意发现。
有甲状腺结节的人很普遍,在成人群体中,医生触诊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概率约为 5%~7%;超声检查,检出率高达 20%~76%。其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3.8 倍。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团块,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九成的甲状腺结节,生长缓慢,基本不影响生活。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情况下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 3%~7%,高分辨率 B 超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 20%~76%。5%~15% 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由于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目前随着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达到了 20%。甲状腺结节起病非常隐匿,很多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如果检查出来有甲状腺结节,不要慌张,首先需要根据超声和甲状腺功能的情况,评估一下甲状腺结节的良性和恶性,大部分患者都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仅需要定期观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就可以。
二、碘摄入失衡成隐患
碘摄入的平衡对于甲状腺的健康至关重要。甲状腺作为合成激素的重要器官,其正常功能依赖于适量的碘摄入。当碘摄入过量或不足时,都可能对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产生影响。
如果碘摄入不足,甲状腺为了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会出现过度增生的情况。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要原料,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在这种情况下,甲状腺细胞会努力增加碘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局限性的结节形成。
相反,当碘摄入过量时,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增加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过量的碘会干扰酪氨酸的碘化,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短期大量碘进入人体,可能会持续性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入血液而发生甲减;若自身调节功能损害,还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持续分泌入血液而引起甲亢。同时,碘摄入过量也会使得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明显增加。
总之,碘摄入失衡无论是不足还是过量,都可能给甲状腺带来隐患,增加甲状腺结节形成的风险。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碘摄入的平衡,以维护甲状腺的健康。
三、环境污染的 “黑手”
在甲状腺结节高发的背后,环境污染也是一只不可忽视的 “黑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辐射等,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严重干扰,大大增加了结节的发生风险。
长期接触一些无机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可能会增加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这些重金属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影响甲状腺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农药的广泛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其残留成分可能进入人体,对甲状腺造成损害。此外,辐射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甲状腺对放射较为敏感,射线照射可引起甲状腺细胞病变,特别是幼年时接受过较大剂量颈部照射者,患甲状腺结节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总之,环境污染中的这些有害物质犹如隐藏在暗处的 “黑手”,时刻威胁着甲状腺的健康,增加了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风险。我们应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接触,以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几率。
四、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人患过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Ⅱ 型以及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等,其后代患甲状腺结节的几率会增加。
科学家通过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某些基因的异常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相关蛋白的数量和质量等,但基因突变仅仅是甲状腺结节多个发病机制中的一个方面。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Ⅱ 型家族史的患者,因遗传因素得病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遗传性酶的缺陷会导致激素合成障碍,使甲状腺激素无法从甲状腺球蛋白中分离释放,这也会增加患病甲状腺结节的概率。家族中有甲状腺结节病史的人,后代患病的概率要高很多。
虽然甲状腺结节与遗传有关,但后天的环境因素也非常重要。有家族史的人群不一定会百分百得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愉快的心情、远离电磁辐射、注意碘元素的补充等,若有甲状腺疾病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颈部肿胀等表现时,应及时就诊。
五、内分泌紊乱的影响
甲状腺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功能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息息相关。当人体内分泌出现紊乱时,会对甲状腺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女性特殊时期以及使用含激素药物的情况下。
对于女性而言,在特殊时期如更年期、绝经前后,身体的内分泌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绝经和甲状腺结节无直接关系,也不会明显影响甲状腺结节。但绝经期间机体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必要时建议检测甲状腺功能、颈部 B 超等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情况。更年期一般也不会导致甲状腺结节增长变快,更年期是妇女进入老年期的一个必经阶段,主要症状有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难以入眠等,不会引起器质性病变加快,所以通常不会使甲状腺结节增长变快。然而,处在更年期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一般选择保守治疗,每 3 个月复查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如果甲状腺激素正常,不用服药,如果结节生长快,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要调节情绪,多运动,平稳度过更年期。
在使用含激素药物方面,吃雌激素不会引起甲状腺肿,甲状腺肿主要是由机体缺碘、存在致甲状腺肿物质以及甲状激素合成酶缺陷等引起的代偿性甲状腺增生肿大,与雌激素之间没有影响。吃避孕药可能对甲状腺结节有影响,避孕药多属于激素类药物,吃避孕药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进而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增生肿大。有甲状腺结节的女性患者可采用其他方式避孕,如避孕套的使用。一般如果是良性的结节,是可以考虑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但具体需根据病情遵医嘱进行选择。总之,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期间,如果需要吃避孕药,应该要由医生指导,尽量降低避孕药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此外,激素通常指糖皮质激素,一般不能治疗甲状腺结节,服用激素类药物对甲状腺一般不会有影响,但是可能会导致肥胖、多毛等副作用。对于小结节,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并定期随访是十分必要的。发现有结节的患者,如果结节的直径小于 1cm,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密切观察即可。
六、情绪压力的催化
在甲状腺结节高发的背后,情绪压力起着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对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促进甲状腺结节的生长。
当人们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时,身体会分泌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激素等。这些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长期的精神压力还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身体对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增生缺乏监控和抑制。
情绪波动,尤其是生气、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这种兴奋会刺激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异常分泌,导致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体内正常生理代谢平衡被破坏后,容易出现甲状腺细胞的局部异常增生,进而产生甲状腺结节。
此外,睡眠不好也可能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很多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的患者,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虽然睡眠的时间和姿势很少直接影响甲状腺结节的病情,但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健康。
总之,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是甲状腺结节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调整情绪,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
七、预防与应对之策
甲状腺结节高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关注碘摄入平衡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备原料,碘缺乏或过量均可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升高。因此,要控制碘的摄入,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一般成年男性每天碘摄入量为 120 到 165 微克,女性为 100 到 115 微克。沿海城市的人要少吃海鲜,控制体内碘含量;内陆地区的人可选择食用加碘盐。
2、减少环境污染暴露
长期高浓度臭氧暴露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密切相关,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应关注当地臭氧浓度天气播报,当出现臭氧浓度超标时,应减少室外活动,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暴露。同时,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臭氧浓度,放置家用电器的房间要做到常通风透气。此外,还应减少接触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辐射等。
3、保持良好情绪
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悲伤,影响甲状腺分泌激素的水平。及时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很重要,不良的精神因素会扰乱人体的激素水平,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风险。
4、避免过度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对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促进甲状腺结节的生长。学会调整情绪,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以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在线咨询
5、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及早发现甲状腺结节,及时进行干预。对于有甲状腺结节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体检。